这是一个女人奋斗的故事。
七十多年前,在她的家乡福建莆田,母亲对她说:“你必须每次考试得第一名才能继续上学!”那时候清王朝刚刚被革命推翻不久,末代皇帝一家子还住在紫禁城里,一个中国的女孩子想要得到求学的机会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。但这位倔强、聪明的小姑娘,答应了这个条件。从此,“第一”便成为她一生努力的目标。日后在她的手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根硅单晶,她又是最早在太空制成半导体砷化镓单晶的科学家。
她就是被誉为“太空材料之母”的林兰英院士。今天,她对母亲的这个条件依然记忆犹新,在她的一生中,她从没有放弃,也得到了很多这样的“第一”,却经历了一生的砥砺。在开始写作林先生传记的1997年,我偶尔会想:林先生,她真的明年就满80岁了吗?但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减慢步伐。1998年,林先生果然80周岁了。
如果一个官员到了80岁,他的生活大概是这样的:不管是否自愿,他肯定早已退出了那曾经属于自己的舞台;他也会读报纸听时事,但肯定已经很少参与或无力再参与其中;含饴弄孙、颐养天年恐怕早已成为他的主要生活内容。即使是一位普通的80岁老人,人们也很难再要求他继续有效地工作了。
这是自然规律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也许也是社会的规律,但科学家也许是属于例外的。1996年,林先生说了,她最大的愿望是生命再能有10年的时间。她要这10年可不仅仅是“活着”,她要工作。林先生要用这10年时间,为中国的半导体材料事业做一次最后的冲刺,这在当时人们便已经意识到了。但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冲刺开始得那么早,在她做了肺叶切除手术之后一年便已开始。每天早晨8点钟,她会准时坐到办公室里,开始处理公务,这位80岁老人所发挥的作用一般来说都是其他人难以替代的。她现在还带着两名博士生,难说这是不是最后的弟子。但在她心目中,这就是一件没完没了的事,因为事业本身是没完没了的。所以,她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格外注重年轻人,愿意与他们多接触。在与年轻人的交流中,她一方面鼓励他们创新,总结外国人的经验,结合国情走自己的路,要经得起失败;另一方面,她也不断建议人们不要放松科学道德的修养,比如说讲真话,不夸大成绩;比如说尊重同行……
中国的半导体材料事业已经开拓进展40多年了,随着日趋成熟,它在国际上的声誉也越来越高。然而林兰英院士并不满足于此,萦绕在她心头难以排遣的情结是:如何最有效地将科研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,创造实际的效益,以此来为国力的增强作出贡献。她在80岁到来的时候就是在为此而奔走,寝食不宁。
现在,传记写完了,出版了,上市了,还在1999年5月获得了第三届“全国优秀妇女读物奖”。虽然我知道还有一部分书压在出版社的库房里,可我也收到了很多热心读者的来信,其中有很多女学生,她们为林先生一生的奋斗而深深感动。在她们身边,一位80岁高龄的女科学家正在事业上做着最后的冲刺,这个冲刺的结果又必将造福于他们未来的生活。